2017年高考地理试卷(浙江)(4月)(解析卷)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7年高考地理试卷(浙江)(4月)(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7年高考地理试卷(浙江)(4月)(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成1~2题。1.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①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②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③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④增加输出地环境压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能源输送方式的比较。山西、内蒙古等地将能源输出由煤炭为主转为火电为主,对于输入地而言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不会减少全国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故①错:电力输出采用高压输电线路,不占用交通运输线,故利于减轻输出地和输入地的交通运输压力,故③错:煤炭转化为火电,延长了产业链,利于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但火电加剧输出地的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等压力,故②④正确。2.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A.改善大气环境B.缓解交通拥堵C.减轻噪声污染D.减少交通事故【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不同能源的优劣比较。电动汽车相比燃油汽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所以有效地改善了大气环境。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3~4题。①④第3、4题图3.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外力作用。图中①为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②为流水沉第1页|共18页积地貌(冲积平原),③为风力沉积地貌(沙丘),④为冰川侵蚀地貌(角峰、刃脊等)。故B正确。4.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A.⊙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聚落形成的条件。在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之地更有利于形成聚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完成5~6题.5.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人口问题。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可以有效地应对劳动人口老龄化。6.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①提高城市化水平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城市化的影响。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后,成为非农人口,提高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而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同时增加了城市公共服务压力,如上学、看病、养老等。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第2页1共18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