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事考答来与试想解析一、选择题: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司1.(4分)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分析】材料信息:地址位于珠三角洲城市周边,人物为农民,事物为“握手楼”(图片信息显示楼较高、密集),珠三角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外地来的打工仔非常多,当地农民建房屋目的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出租房屋增加收入,【解答】解:A、“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故不符合题意:B、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故不符合题意:C、农民自家居住也不需要过多楼房,故不符合题意:第1页共16页D、“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考查学生城市化问题的基础题目,难度较低,学生关键一点就是理解握手楼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郊区即可解决2.(4分)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城市中的商品房(毛坯)价格约20000元一平米,价格昂贵,打工仔基本买(租)不起:在城市周边的农民自建楼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与打工仔的工资收入和生活开支契合,因此打工仔多选择郊区农民的“握手楼”,当地农民也就成为包租公(婆).【解答】解:A、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居住人口的减少是逆城市化现象的产生,故不符合题意:B、由于握手楼”主要目的是出租,是因城市房价过高,许多人不能购买,才有出租市场:故正确:C、握手楼不是销售给市区居民,所以也不是反映人居环境恶化,故符合题意:D、周边农民的住宅不属于城区扩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明确握手楼出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那么这道题即可迎刃而解.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第2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