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政治试卷(北京)(解析卷)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5年高考政治试卷(北京)(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5年高考政治试卷(北京)(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5年北京市高考政治试卷◆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4分)读图,谷雨谷雨源自“雨生百谷”之说,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每年4月19日至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节气,此后气温迅速回升,雨量增多,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时期,人们食香椿,赏牡丹,开始采摘谷雨茶。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关系生产的客观联系②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③顺应自然节律,对自然的征服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点】H4:联系的普遍性;H5:联系的客观性:H8: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分析】本题考点分析: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要求人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答】①②符合题意,当选。题目中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是说谷雨后降雨量会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的时候到了,然后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谷雨节气后降水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植物等够茁壮成长。“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对农作生长的气候意义,由此可知“谷雨资料卡”说明在我国古代人民就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了,已经将节气的智慧融入了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了:③不符合题意,因为材料体现的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守与利用,而不是对自然的征服,故排除:第1页|共17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