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事考答来与试想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建立和分封制。要了解掌握西周建立时期的周王直接统治区域和都城。【解答】本题以西周时期“周礼”与“雅言”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周代分封制“周礼”与“雅言”等信息说明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西周最初统治范围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选:C。【点评】注意掌握西周建立和分封制的基础内容,了解当时周王直接统治区域及主要封国与今天相对应的大致地理位置。2.(3分)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解答】A项为无关项,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B项与史实不符合,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很深。C项为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有关内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第1页|共17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