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本试参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A.隆礼重法的精神B.无为而治的理想C.修身明德的追求D.选贤任能的理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总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用玉的温润、坚硬、有棱角而不伤人、下垂等特质来比喻理想人格中的仁、智、义、礼等品质。这反映了孔子希望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培养和具备这些美好的品德,以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C项正确:“隆礼重法”是荀子观点,且材料也未涉及“法”,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观点,与儒家孔子思想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选拔人才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2.西汉官员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存问耆老孤寡”“所部吏民爱敬焉”,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上述材料可以印证西汉时期()①社会基层组织开始建立②中正官负责官员的考核③政府通过察举选拔人才④官吏为政注重优抚老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可知,朱邑因贤良而被察举为官,这表明西汉政府通过察举制度选拔人才,③正确:朱邑在担任舒桐乡啬夫时“存问耆老孤寡”,体现了官吏为政注重优抚老弱,④正确:③④正确,B项正确:社会基层组织在西汉之前早己存在,并非此时开始建立,①错误:中正官负责官员考核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而非西汉,②错误:①②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3.“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风髓判》是我国第1页供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