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3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事考答来与试想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分析】本题主要根据题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出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中正有序。【解答】A.中央集权到秦朝才形成。B.从材料中提取有效解题信息,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中正有序。C.材料中虽然有宗庙和社稷,但没有体现“法祖。D.材料仅仅是对王城的建造进行描述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明确的提出君权神授是董仲舒。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周政治制度和封建政治制度的了解,需要学生一定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2.(3分)《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掌握。【解答】商人不得购买土地(“名田”),是为了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保护小农:违反禁令者,没收田地与财物。A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对商人购买土地进行处罚,并不是加强商人户籍管理,排除C:B项也与材料含义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通过史料阅读与分析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3.(3分)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第1页|共11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