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解析卷)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1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1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套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3分)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D.农工任其消长【考点】2W: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查明朝时期经济政策的主张,学生准确解读分析材料、综合应用的能力。【解答】材料的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令有和没有相互促成,农业与工商业协调均衡发展,各种农匠的工作,都是立足于农民的资本,而不是农业的累赘。因此,价格低还是贵,程度轻还是重,都在于君王的掌控中。依据材料信息“农末适均”可知A项错误。古代的本业是农业,故B项错误。由“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可知D项错误。依据“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可知作者认为农业与工业比例适当,经济就会协调发展,故C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明朝张翰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明朝时期经济政策的主张和材料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把握明朝时期经济特征和材料信息。材料的关键词:“农末适均”“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2.(3分)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13%16%71%口士族子弟口寒素子劾目小姓子弟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第1页1共25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