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空白卷)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空白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空白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0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释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3分)“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2.(3分)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3.(3分)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4.(3分)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战国B.秦代C.南北朝D.唐代5.(3分)“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6.(3分)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7.(3分)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第1页|共10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