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试卷(北京)(空白卷)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7年高考生物试卷(北京)(空白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7年高考生物试卷(北京)(空白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净光合-1002545温度(°C)总光合喇入呼吸-100102030405060温度(°C)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一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即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棟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棟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棟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棟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第1页1共5页D.棟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K通道葡萄糖0ATRK外流细跑受阻0呼吸细胞膜O PiADP电位变化0满岛素Ca2+释放/(+)Ca2+胰岛素、胰岛B细胞(β细胞)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BamH IEcoR I启动子终止子EcoR IEcoR I↓启动子质粒C基因■朝霉素抗性基因终止子图1图2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第2页1共5页二、非选择题6,(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谷复酸A受体ADPA受体活性状态胞内胎段(①a→0无活性状态C酶N受体钙调蛋白传入纤维末梢海马脑区神经细胞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第3页1共5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