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四川卷)1.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Mg2吸收B.02扩散C.光能转换D.DNA复制2.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3.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CO2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有30~300菌落数的平板4.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0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物种指标马尾松苦赭石标青冈光补偿点((mdms)140663722光饱和,点(mo-m.s)14251255976924(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他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A.光强大于140μmol·2·s,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0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2554mo1·m2·s,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02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5.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第1页|共5页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6.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吟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6110011014禾草植物日806106086440非乐草植物20220L5m10m15m15m克离距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刷B.断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8.(11分)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性。(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一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第2页|共5页传胃窦胃泌素胃突G细胞①胃泌素通过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_(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实验条件4小时胃液分泌量1假饲+++++++++2切除胃窦,再假饲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3+++++++++(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①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调节的结果。②步骤3的目的是」③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一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9.(11分)将苏云金杆菌Bt蛋白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可获得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其过程如下图所示(注:农杆菌中Ti质拉上只有T一DNA片段能转移到植物细胞中)。含Bt基因农杆菌含重组下质粒的DNA的农杆菌②-D吃③④T质粒重组T质粒棉花细胞愈伤组织分化形成的芽试管苗(质粒中“Bt”代表“Bt基因”,“KmR”代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