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安徽)(解析卷)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安徽)(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安徽)(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6页,第Ⅱ卷第7页至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一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诚“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第1页|共17页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颜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蝶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一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一而不是艺术一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一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典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氘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典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一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常拜的陷阱与误区。(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答案】D0双必究201【解析】试题分析:A不只是大型文艺晚会,应包活文化工程、文艺演出等,B应为“源于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C“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着,原文是“光任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注意李代桃僵错误,认真核对原文。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慨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5。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第2页|共17页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④段紧接②③段,从反面阐达,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众多由技术主打的晚会无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迷内容要与原文内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力层级为分祈综合C,独家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B.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C.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D.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不是反对,而是“告诚“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C“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