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仁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啤脱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②在都市的睑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③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一④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蜚(fěi)喧哗B.幢(zhuang)宁静质朴C.色(chù)纯粹D.淳(chin)淋漓尽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喧哗”应为“喧哗”,形容声音大而杂乱。C“仁(cù)”应为“仁(zhù)”,仁立:长时间地站立,没有动作:也泛指站立。D“淋漓尽至”应为“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第1页|共24页【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延续了2015年高考题型,让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字音及字形的辨析。与2015年不同的是,2016年加入了字音的考查,并且题干由“有错…的一项是”变为“正确的一项是”,考查覆盖面有所扩大。所选词语有两字词、四字词,指向明确,难度较低。字形设误点“喧”与“喧”是形近字,“至”“致”是同音字,对于这类情况,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记忆:①字形辨识法,②语义辨识法,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③结构分析法,做到“字不离词”:④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对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词语词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字形。字音设误点“仁”是习惯误读字,对于这种情况,在复习时要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优美领略繁杂B.幽美领略繁复C.幽美领悟繁杂D.优美领悟繁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优美:美好;美妙。幽美:(1)形容地方很偏僻、光暗;(2)使人感觉宁静、安闲的;(3)丝静美丽;幽雅,幽深。本题中第一个括号中所选的词语应符合李白诗歌的意境,用“幽美”恰当。领略:有领会,理解,理会,理睬等意思。领悟:就是体会,解悟。文段中的对象是“徽派建筑之美”,用“领略”恰当。繁杂:事情多,繁琐而杂乱。繁复:指繁多复杂。文段中用来形容老屋内结构,应用“繁复”。【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采用的是语段阅读式填空,题型延续了2015年山东卷题型,指向明确,所选词语涉及动词和形容词,难度适中。解答这类题目既要注意语境的限制,又要注意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中第一个括号中的词语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具体的语境,上文李白诗句“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突出了环境的清幽,所以此处只能选“幽美”:“领略”和“领悟”词义轻重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据此可判断出答案:“繁杂”和“繁复”适用对象不同,范围大小亦不同,前者多指事情多而乱,而后者的使用范围要广一些,文中用“繁复”最恰当。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第2页|共24页试题分析:根据顿号的使用方法,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本题中“有骄傲脾睨的表情”和“跌宕飞扬的韵质”是并列关系,中间己经使用顿号,那么“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脾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和“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之间就不能再使用顿号,而应用逗号。【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分清语句或段落的层次,大致确定句中点号和句末点号:②反复读,分清句子内部的各种关系,判断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使用是否正确:③认真揣摩语句所传达的感情,根据语气确定句末点号是否正确,即分清所给文句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祈使句,准确判断句号、问号和叹号使用是否正确:④仔细辨析,注意前后关照,准确判断句中标号和句末点号是否正确,如引号、括号等标号和句末句号或问号的位置是否正确。本题考查了顿号、句号、逗号和破折号的用法,这几种标点皆是平时学习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而且经常会被误用的标点,指向明确,难度较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旅游业己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使用正确。A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对象错。B扣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又作“动人心弦”。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多指激动人心。对象不当,感情色彩也不恰当。C一见如故:初吹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望文生义,对象不当。【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一考点是山东卷必考考点,题型稳定,仍然是传统的四选一形式,指向明确,难度较低。从历年高考来看,成语类试题测试重点有: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