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山东)(空白卷)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山东)(空白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山东)(空白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试卷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饯别(jian)晦涩(hui)铁播栏(zha)浑身解数(xi)B扒手(p)吱声(z)和稀泥(he)步履蹒,(pin)C畜养(xù)寒噤(jn)露马脚(1du)扪心自问(mn)D顺遂(ui)什锦(shi)蒸馏冰(1iú)兵不血刃(xue)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依稀膨涨戈壁滩云蒸履时B涵盖阴猛捉谜藏烘云托月C贻误甬道交谊舞塞若晨星D吆喝绪论擦边球名门旺族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形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咸,让人难以释怀。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要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概万千。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D。地晨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表能见度0米。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截至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D.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散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高了危险。二、(9分每小题3分)第-1-页1共8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老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他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即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渗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6。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他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7.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第-2-页1共8页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三、(12分,每小题3分)申甫传汪豌申甫,云南人,任快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要1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弃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适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源行,投以一卷书,速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曾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速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己而速2其书嵩山下,出游颛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黯,故颛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