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苏)(解析卷)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苏)(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苏)(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事考答案与试题佩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己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考点】13:字义、词义辨析.【分析】本题主要让我们辨析三组近义词。做这题首先要辨析词的异同。辨析这几组词语可从词的意义入手,包括词义的范围,用什么词语去进行修饰限制:其次,从应用上辨析,包括搭配习惯、词性、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等。【解答】第一空,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这里强调瓦尔登湖名声很大而非仅仅“一时”名声很大,前面也说到“早已”,所以应用“名闻遐迩”:第二空,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这里形容游客接连不断的到来而非强调行动迅速,应用“纷至沓来”:第三空,杂居:指若干民族在一个地区居住:栖居:栖息寄居。这里只是强调“生活在,栖息在”都市,没有涉及“民族”,应用“栖居”。综上应选D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辨析近义词,这三组词要从语义上进行辨析,然后从用法上进行辨析,辨析这些词语是一定要结合相关语境进行辨析。关键第一点我们要多积累词语,并且熟知它的意义,基本用法,只有这样,我们在做此类题时才有更大把握。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第1页1共30页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考点】26:排列句子顺序.【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连贯性这个考点,我们要注意句子中代词、关联词的连接作用,在内容上注意逻辑关系(时间、空间、事理、转折、递进、并列、条件、假设、总分、因果),主语一致与否。【解答】本段文字在介绍“南方的芭蕉”。正是因为芭蕉“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所以“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所以①③衔接紧密,①紧接前面“四季常青”,介绍其特点,且这里的“它”就是指代“芭蕉”,所以①在最前:接下来该谈“诗意”的话题,②在④前:“夏日”与“秋天”,接后面“月映蕉影、雪压残叶”(春天与冬天的景色)更好,所以⑤在最后,顺序为①③②④⑥⑤。故选:A。【点评】语句衔接的题目是新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3.(3分)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觳纹生。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第2页|共30页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3B:古代文学常识.【分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以及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要抓住关键词、关键意象进行作答,还需要平时多加强积累。【解答】①这两句诗写的是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的勤劳欢乐的场景,旧时稻子收割了还要人手工打下稻子。所以对应的是“打稻”:②关键词“种密移疏”,还有“绿毯”,很明显写的是“插秧”的场景:③关键词“翠浪”“走云阵”“刺水”,很明显描写的是灌溉的场景,应是用水车排灌,是“车水”的劳动场景:④关键词是“桑麻”“机杼”,应是描写“织布”的劳动场景。故选C项。故选:C。【点评】对于古诗的鉴赏把握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做到字不离句,还要重点把握关键意象,诗歌还要多朗诵,多体会其意境。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对于课内外要求诵读文学著作,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4.(3分)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沉浸的知觉体验现有的VR体验期许的VR体验自如的行为体验梦幻般的精神体验VR的未来方向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第3页1共30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