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Ⅱ卷,大纲版)(解析卷)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1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Ⅱ卷,大纲版)(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1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Ⅱ卷,大纲版)(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事考答案与试题佩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8分)1.(6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考点】8A:物体的内能:8F:热力学第一定律.【专题】12:应用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48:热力学定理专题.【分析】解答本题应熟练准确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明确做功和热传递均可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所以含有一定的B和C错误,而D正确:理想气体的等温变化是一个内能不变的过程,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时同时必须从外界吸热等大的热量,故A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才能正确解答,2.(6分)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和2,且I>L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第1页|共15页d…A.a点B.b点C.c点D.d点【考点】C6: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专题】12:应用题,【分析】由安培定则可判出两导线在各点磁感线的方向,再由矢量的合成方法可得出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点的位置。【解答】解:两电流在该点的合磁感应强度为0,说明两电流在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满足等大反向关系。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在两电流的同侧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则为a或c,又I1>2,所以该点距豇远距近,所以是c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及矢量的合成方法,特别应注意磁场的空间性,注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3.(6分)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大阳光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考点】H3:光的折射定律.【专题】12:应用题,【分析】根据折射图象可得出各光的偏折程度,即可得出折射率的大小,则可第2页1共15页得频率、波长等的大小时关系,即可判断各光可能的顺序【解答】解:由折射图象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最大,说明水滴对a的折射率最大,故a的频率最大,由v=λ可知,a的波长最小,abcd偏折程度依次减小,故为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与色光性质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色光的波长、频率的大小关系4.(6分)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千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V,云地间距离约为1k: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X10A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Vm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J【考点】A6:电场强度与电场力:BG:电功、电功率.【分析】(1)由于云地间的电场是匀强电场,根据场强的公式可以求得电场强度的大小:(2)根据电流强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得电流的平均值的大小:(3)根据电场做功的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释放的能量.【解答】解:根据电流强度的定义式可得,电流片60X10-61X×105A(注意单位的正确换算),所以A正确。IQ、6释放的能量等于电场力做功W=QU=6×1.0×10=6×10J,所以D错误:所以第一次闪电的平均功率为P=N_6×1.0×109t60X1061×1014w,第3页1共15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