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卷)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6年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6年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6年全国高考统一物理试卷(新课标Ⅲ)考答来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考点】1U:物理学史:4E: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专题】15:简答题:22:学科综合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28: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开普勒在他的导师第谷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但并未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牛顿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6分)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第1页|共24页【考点】A6:电场强度与电场力:A7:电场线:AF:等势面,【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32: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个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沿着等势面移动点电荷,电场力不做功.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负电荷在等势面高的位置的电势能小,【解答】解:A、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电势不同的等势面不可能相交。故A错误:B、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可知,电场线与等势面互相垂直,故B正确:C、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势的高低没有关系,所以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负电荷在电势高的位置的电势能小,所以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要记住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关系,相互垂直,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掌握等势面的基本特点: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总是不做功.3.(6分)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2sD.4B.C.3st23x22【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F: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64:动能【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2D: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动能的变化可求出初末速度间的关系,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则由位移公式即可明确速度与位移时间的关系,再由加速度的定义即可求出质点的加速度。【解答】解:设质点的初速度为v,则动能Ek1=二v2,由于末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则可知,末速度为原来的3倍,故V=3v:第2页|共24页故平均速度=+3v=2v:2根据位移公式可知:一号联立解得:v=三2t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a=△v=3v¥、2X,t十+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动能以及运动学规律的问题,要注意明确动能变为9倍所隐含的信息,从而求出速度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应用平均速度公式。4.(6分)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QmA.B.⑤m2C.mD.2m2【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3C:共点力的平衡【专题】12:应用题:33:参照思想:49:合成分解法:52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同一根绳子上的张力大小相等,根据b距离等于圆环半径可知绳所成角度,据此由平衡分析即可。【解答】解:设悬挂小物块的点为O',圆弧的圆心为O,由于ab=R,所以三角形0ab为等边三角形。第3页|共24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