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参考答案1.A解析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CO2为酸性氧化物,NaCl属于盐,NaOH属于碱。2.B解析A为烧杯,C为容量瓶,D为烧瓶。3.C解析酒精、蔗糖属于非电解质,铜丝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A解析B项,H2还原CuO,H2作还原剂,H2O是氧化产物:C项,C2和H0反应,C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项,SO3和HO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5.B解析A项,NaOH水溶液显碱性是因为NaOH的电离:C项,NaCO,的水溶液因为CO的水解呈碱性:D项,NaCI的水溶液呈中性。6.C解析配制生理盐水用的是食盐:工业上利用SiO2、Na2CO3、CCO3在高温下制造普通玻璃:MgO的熔点很高,所以可用作耐高温材料:在海水中钠元素是以Na+形式存在。7.D解析A项,NaCl的电子式应为Na+[CI]:B项,二氧化碳的结构式应为OCO;C项,S2·的结构示意图:8.A解析SO2和品红发生化合反应而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不稳定,加热会恢复红色。9.A解析石油、煤、天然气属于传统能源,均不能再生。10.A解析B项,烧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C项,氯化氢在水中才能发生电离,所以氯化氢气体不能使千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项,由于玻璃中的SiO2能和NOH反应,所以盛放NOH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胶塞。11.B解析A项,16C中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B项,CHOH是一元醇,而甘油是三元醇,第1页」共8页所以它们不是同系物:C项,CH2的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它们的沸点CH3-CH2-CH2-CH-CH3各不相同:D项,CH3,其名称为2甲基戊烷。12.C解析A项,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没给出反应物物质的量,所以反应放出热量不确定:B项,达到平衡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2,它和起始量、转化率均有关系:D项,达到平衡时,X的正反应速率与Z的逆反应速率应符合其化学计量数之比。13.B解析A项,不符合电子守恒,应为2Na+2H,O一2Na++2OH+H2↑:C项,应为2NH+SO-+Ba2++20H-=BaS04↓+2NH3H20:D项,应为HC05+Ca2++OH-=CaC03+H20。14.D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X为O,Y为S,Z为C,W为Si。A项,同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B项,稳定性HC>HS:C项,由于C可形成C2H6,Si和C是同主族元素,所以Si也可能形成Si2H6:D项,C2+NaS-S↓十2 NaCI,,反过来不能进行。15.C解析A项,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它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B项,苯使溴水褪色因为萃取,而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C项,由于乙炔和苯的最简式相同,所以当质量相同时,其耗氧量也相同:D项,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苯,发生取代反应。16.B解析A项,油脂、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项,在加银氨溶液之前,应加入NaOH溶液中和硫酸:D项,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17.D解析A项,在铁的吸氧腐蚀过程中,铁片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B项,铁片负极腐蚀最严重,由于离子的移动,在正极区域生成铁锈最多:C项,铁片负极反应式应为Fe-2e一Fe2+。18.D解析A项,若0.1molL-1醋酸溶液的pH>1,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B项,若0.1molL-1 CH;COONa溶液呈碱性,则证明CH;COO-发生水解,从而证明CH;COOH是弱电解质:C项,比较浓度均为0.1mo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若前者强,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D项,当NOH溶液和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也相同,无法证明酷酸是弱电解质。19.D第2页」共8页解析根据图示,N2(g)+3H(g)三2NH(g)△H=一2(b-a)kJ-mol-1,所以,A、B两项错误,根据图示:2NH)—N2(g)十3H2(g)△H=2(b十c-a)kJ-mol-1,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20.A解析A项,对于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错误:B项,由于石英(SiO2)是原子晶体,所以加热熔化时需破坏共价键:C项,NaOH加热熔化时,电离成自由移动的OH-和Na+,所以具有导电性,正确:D项,水分解破坏氢氧键,生成H2和02,形成共价键,正确。21.D解析A项,cR)=L4-0.8molL-=0.030molL-lmin-1,正确B项,在50min时,20 min两个温度下R全部分解,分解率均为100%,正确:C项,在50min时,30℃时,R分解了1.6molL-1,而在25℃时,R分解了1.3molL-1,所以在0~50min内,R的平均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D项,对比30℃和10℃的曲线,不能在同一时刻,应指明在同一段时间内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错误。22.C解析A项,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2+,所以转移电子数应为0.1N,错误:B项,在pH=13的NaOH溶液中,cH+)*=10-13molL-1,所以1LpH=13NaOH溶液中,n(H+)*=10-13mol,错误C项,根据2H2十02一2H20、2C0+02=2C02,标准状况,8.96L(即0.4mo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数目为02NA,正确:D项,1.2g金刚石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2NA,而12g的石墨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15NA,所以1.2g的该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日应在0.15NA~0.2NA之间,错误。23.B解析根据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和混合溶液pH变化曲线可知,HY为强酸,HX为弱酸。A项,由于HY为强酸,所以c(X-)cNa+)>cHX)>c(H+)>c(OH),正确:C项,当V(NaOH=20.00mL时,正好完全反应生成NaX,溶液呈碱性,此时cNa+)>c(X-)>c(OH-)>cH+),错误:D项,当pH=7时,cNa+)=cY-)>cX-),错误。24.C解析由于还原性SO乃>~,所以通入C2发生的反应依次为S03-+Ch2+H20=S03-+2H++2C-①2I-+Cl—↓2+2C-②第3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