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解析卷)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0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0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事考答案与试题佩折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考点】I3:烷烃及其命名.【专题】534: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应呈锯齿形,丙烷呈角形:B、丙烷等烷烃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中碳个数越多沸点越高:D、属于石油分馏的产物,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解答】解:A、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应呈锯齿形,丙烷呈角形,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B、丙烷等烷烃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C、烷烃中碳个数越多沸点越高,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丁烷,故丁烷沸点高,更易液化,故C错误:D、丙烷属于石油分馏的产物,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烷的结构与性质等,难度较小,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2.(5分)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的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 mol-L-INa0H溶液滴定未知浓第1页|共16页度的CH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考点】R3:中和滴定【专题】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盐类的水解考虑溶液的酸碱性,然后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越接近越好,且变色明显(终点变为红色),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解答】解:A、NaOH溶液滴和CH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了CHCOONa,CH: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即酚酞,故A错误:B、NaOH溶液滴和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了CH:COONa,CHCOON水解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即酚酞,故B错误C、NaOH溶液滴和CH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了CH;COONa,CHCOON水解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即酚酞,故C错误D、NaOH溶液滴和CH,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了CHCOONa,CHCOON水解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即酚酞,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指示剂的选择方法,只要掌握方法即可完成本题,注意滴定终点与反应终点尽量接近,3.(5分)对于V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第2页|共16页B.Si、C、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C.SiO2和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考点】74: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FG:碳族元素简介:FH:硅和二氧化硅,【专题】525:碳族元素【分析】A、根据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是共价键:B、根据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判断:C、根据酸性氧化物的通性,D、根据碳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判断,【解答】解:A、共价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故A正确:B、最外层都是4没错,但是C次外层不是8,故B错误:C、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一定条件可以反应,故C正确:D、碳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最高正价为+4价,当然也能形成+2价,故D正确:故选:B。【点评】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具有递变性.4.(5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和HCI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12.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1 molL-1B.0.017 mol-L-1C.0.05 mol-L-1D.0.50 mol-L-1【考点】5C: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51G: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酸碱混合后,pH=12,则碱过量,剩余的c(OH)=0.01molL,以此来计算.第3页|共16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