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地理注意事项: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例立八义士抗日国处436km★古城保卫战透址粮画小镇北京甲⊙粮画展览馆363250"N⊙0传统民居保护地1151313"EM学校(出发点)一高速公路一铁路一精华路线。河流5km桥a61.该镇()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B.地处华北平原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D.水路交通便捷2.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A.5千米B.10千米C.15千米D.20千米【答案】1.B2.B【解析】【分析】本题以某粮画小镇为背景,涉及地图的判读及距离计算相关知识,考查读图计算能力及区域认知。【1题详解】北京中心坐标大致为北纬40°,东经116°,结合图中所给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该镇位于北京西南方位,A项错误:结合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镇位于华北平原,B项正确: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粮画原料主要是小麦,C项错误:读图可知,当地交通方式主要是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不便利,D项错误。故选B。【2题详解】图中最短精华路线是从M学校至传统民居保护地这条线路,根据图中比例尺进行计算,图上1厘米代表实第1页共18页际距离5千米,可以计算出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10千米,B项正确。故选B。【点睛】比例尺计算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下图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气温(C)232119◆1715161i718119120121东经()3.影响图中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高度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4.某地理小组连续多日在该纬线附近同一地点用木杆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记录的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该小组测量影长的时间段是()A.立春-惊蛰B.芒种-小暑C.白露-寒露D.大雪-小寒【答案】3.A4.D【解析】【分析】【3题详解】该图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从116E到121E,可推断该地区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的差异不是大气环流导致的,故B错:海陆位置的差异主要影响降水,对年平均气温影响不大,故C错:年均温的差异主要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故D错:同纬度地区,年均温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导致的,海拔高的地方,年均温低,海拔低的地方,年均温高,故A正确。【4题详解】结合学过的知识,影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成反比,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冬至日达最小值,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到最长,然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木杆影长数值减小,到夏至日达最小值,故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后减小的时间段必须经历冬至日。大雪(12月6-一8日)-冬至(12月22日前后)-小寒(1月5-7日),故D正确:立春(2月3-5日)-惊蛰(3月5-7日),芒种6月5-7日>-小暑(7月6-8日),白露(9月7-9日)-寒露(10月8-9日),显然都第2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