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非选择题)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好场气挂车场衣产品有机峰肥花卉水是图1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答案】1.D2.C【解析】学科网试题分析:1.图示该地既种植水稻,发展种植业,又饲养牛羊,发展畜牧业,因此属于混合农业,而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等都属于单一农业生产类型。故选D。2.该生产模式不适用化肥,所产农产品无污染,绿色忧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农产品的价格不会低:农产品的新鲜程度与该生产模式无关:消费者青昧的是农产品的质量,而不是农产品的种类。故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判断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生态农业的优势【名师点睛】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业生产类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且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的规模相当。所以判断是否属于混合农业,一是看该地农业生产类型的多少,二是看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是否达到一定规模。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使农产品绿色无污染。图2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第1页供9页1100600304032020100.20123456789101112月份)则23.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风力增大④云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答案】3.A4.B【解析】试题分析:3.蒸发量的大小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图示时间段的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多:而无法判断风力的大小,降水增多表明云量增加。故选A。4.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水分亏损,图示36月份均为亏损,所以累积亏损量6月份最多;而其它月份没有出现水分亏损。故选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曲线图的判读、联系有关气候知识。【名师点睛】读图的一般步骤①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②看图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③看图注,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④提取图示信息,图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解题关键,把有价值信息标注出来,便于分析其规律性。⑤回归材料、找遗漏点,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乎都是图文结合的。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因此,所有的读图题最终都要回归材料。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表1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值。读表完成下列问题。表1中国商品敲诉局品鞋子假袋办公设线织制品电信设各R债4.03.53.43.32.82.7Y国商品鞋于水产品天然绿胶的难可可服统器物R值12.310.910.08.15.54.85.中国,Y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B.工业品所占比重小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D.农产品出口总量大第2页供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