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Ⅱ)事考答案与试题佩析一、选择题1.(4分)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P(价格)↑D2D1S(S2)P价格)D1D2S,S)AQ(数量)BQ数世)P价格)+DQ2)S2sP价格)↑DP)SS2PCQ数世)DQ数世)【考点】24:价格与供求的关系:2B: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供求影响价格供求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处于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处于买方市场。题目中由于《三都赋》的争相传抄,导致纸帛需求量增加,纸帛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解答】A表示的是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与题意不符,排除:“洛阳纸贵”是因为人们争相购买,需求增加,改变了供求关系,从而使其价格上涨,故B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洛阳纸张的供给问题,故CD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为图表材料型选择题,它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同学们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图表用数字或图形的形式代替第1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