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事考答来与试想解析一、解答题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考点】2G: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2、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4、有丝分裂记忆口诀: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体增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解答】解:A、细胞核中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A正确:B、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则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故B正确:C、原则上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如酶或RNA也能通过核孔,故C错误:D、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和核仁消失,在有丝分裂的末期核膜和核仁重现,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第1页|共12页中档题.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考点】3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3E: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有关知识,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解答】解:A、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核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故A选项正确:B、ATP是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ATP,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故B选项错误: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形成,故C选项正确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的ATP,故D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脂肪是生物体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生物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物质,根本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第2页|共12页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骨髓中的造血千细胞胸腺,T细胞转移→淋巴器官本→效应T细胞骨髓→细跑转移,淋巴器官抗原刺微效应B细胞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体液抗吞噬TB+记忆细形原细胞细+细二次,免疫免疫胞胞抗体:与抗原结合七浆细胞一→发挥免疫效应相互配合分泌淋巴,因子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共同分泌作用米发挥免疫效应发挥免疫细胞抗吞噬→效应T细胞→与配细胞密切接触,效应+细免疫原细胞胞二次↑免疫使无细胞裂解,记忆细胞【解答】解:A、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故A选项正确:B、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故B选项正确: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故C选项正确: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第3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