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南卷)(教师版)【试题总体说明】这套试题涵盖了新课标高考的基本题型,很好地展现了新课程理念。与2011高考湖南卷相比,主要有以下特色。第一,题型保持稳定,变化不大。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比较常规。易于学生考试发挥。第二,题目难度适中。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字音字形比较常见常规,试题难度不大现代文阅读题目不是太难,亮点是考到了探究题与文本结合更密切。第三,选材新颖,引领考生关注现实生活,注重能力考查。如论述类文本阅读、对新闻加以评论。总之,2012高考湖南卷语文试题对考生的考查非常全面,试题难度适中,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顺遂sui吉兆zhdo歆慕xin琼楼玉宇qiongB.捕获pǔ萌动meng清纯chin震古烁今shuoC.菜畦q1炫目xun扶掖ye耳濡目染r而D.宫阙que散漫sn积淀ding宠辱不惊chǒng【答案】a【解析】B项“捕获”读音为“心”;C项“炫目”的读音为“xun”;D项“积淀”的读音为“ià”。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宇记“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和方言要纠错”三大原侧,平时的读和说中使用普通话,练习普通话,这样才能减少方言读音的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冀望建档捷足先登宁缺毋烂B.抵御修茸玲珑剔透信马由缰C.壁垒赎职心驰神往视如仇寇D.缄默疏浚得垄望蜀望风响应【答案】B第1页|共14页【解析】A项中的宁缺毋烂应为宁缺毋裆”。C项中的赎职应为渎职”,D项中的得垄望蜀应为得陇望蜀”。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平时正确的读写的积累,否则很容易错选。【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3.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答案】c【解析】A项,“鄙人”属于谦辞,不合语境;B项,“谢谢哟”是口语,不符合书面语要求。D项,“高抬贵手”是请求别人原谅,不得体;“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放“本人”后,次序不当。【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表达应用。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答案】B【解析】本题写的是夏日西斋之境景,描写的是寂静、安谧的意境,B项“小院地偏人不到”与“满庭鸟迹印苍苔”的景象更吻合,“小院”与“满庭”也更连贯。这是一首七言纯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能力层级为。通过诗句留白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同时还考查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第2页|共14页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分:本分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谲:诡诈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劫:劫持D.期为君子之归期:希望【答案】c【解析】“劫”有三种解释:①劫持,强夺《荆轲刺素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威逼,胁追;《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语,天地一感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理解。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遗善为闾里传为焦仲卿母所遣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答案】D第3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