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解析卷)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2年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2年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事考答来与试想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考点】84:布朗运动【专题】545:布朗运动专题.【分析】布朗运动是小微粒受到的分子的撞击的不平衡产生的,是小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B、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C、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明确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其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6分)25U经过m次a衰变和n次B衰变7Pb,则()9282A.m=7,n=3B.m=7,n=4C.m=14,n=9D.m=14,n=18第1页|共15页【考点】JA: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专题】540: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原子核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阝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根据质量数的变化,可以求出α衰变的次数:再结合电荷数的变化,可以求出阝衰变的次数。【解答】解:原子核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B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比较两种原子核,质量数减少28,即发生了α衰变次数:m28=:电荷数应减少14,而电荷数减少10,说明4发生了B衰变次数:n=m×2-(92-82)=4,所以B项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原子核衰变次数的计算,熟记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的变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6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考点】HC: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专题】13:实验题:54G:光的千涉专题.【分析】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一入判断如何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解答】解:光的干涉现象中,条纹间距公式△x青入,即干涉条纹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与双缝到屏的距离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成反比。A、红光波长大于黄光波长,则条纹间距增大,故A正确:B、蓝光波长小于黄光波长,则条纹间距减小,故B错误: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条纹间距增大,故C正确:第2页|共15页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条纹间距减小。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攀握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片入,4.(6分)质量分别为m1和m2、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q=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B.若m=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C.若q≠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D.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考点】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C: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536: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半径和周期公式即可判断.【解答】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r=v=P,己知Bq Bq两粒子动量相等,A、若q=q2,则它们的圆周运动半径一定相等,选项A正确:B、若m1=m2,不能确定两粒子电量关系,不能确定半径是否相等,选项B错:C、由周期公式T=2兀m可知:仅由电量或质量关系,无法确定两粒子做圆周运Bq动的周期是否相等,故C、D错误。故选:A。【点评】熟记和运用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进行合理变形和推导,难度适中,5.(6分)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第3页|共15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