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上海卷)物理试题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目【答案】A1【解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由公式v-W=二知,W为逸出、2功不变,所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A正确。【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光电效应及其相关知识层权必侵权2.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甲丙(A)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B)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C)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D)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答案】B【解析】当单色光通过双缝时形成的干涉图样为等间距的,而通过单缝时的图案是中间宽两边窄的衍射图样,因此甲、乙为干涉图案;而丙、丁为衍射图案,并且红光的波长较长,干涉图样中,相邻条纹间距较大,而紫光的波长较短,干涉图样中相邻条纹间距较小,因此B选项正确。【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光的双缝干涉和单缝行射图样的相关知识3.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A)电离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天然放射现象(D)a粒子散射现象【答案】C【解析】电离现象是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不涉及原子核内部变化,故A错误: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B错误: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的现象,反应的过程中核内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发生变化,涉及到原子核内部的第1页|共21页变化,故C正确: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到核内部的变化,故D错误。【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一些物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相关知识4.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答案】B【解析】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它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而牛顿的“微粒说”而波动说是对立的,因此A不对;在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中光了的能量;E==h二可知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因此C正确:某一单色光,波长恒定,光子的能量也是恒定的,因此C不对;大量光子表现为波动性,而少数光子才表现为粒子性,因此D不对。【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及其相关知识5.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口放射源0探测器(A)x射线(B)a射线(C)B射线(D)Y射线【答案】D【解析】首先,放射源放出的是:射线、B射线、y射线,无x射线,A不对,另外x射线穿透本领最弱,一张纸就能挡住,而B射线穿透本领较强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射线穿透本领最强可以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而要穿过轧制钢板只能是y射线,因此D正确【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放射线的穿透能力及其相关知识6.己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A)F1的大小是唯一的(B)F2的力向是唯一的第2页|共21页(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2可取任意方向【答案】C【解析】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知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为30°=25N,而另一个分力大小大于25N小于30N,所以分解的组数有两组解.如图,故C正确,ABD错误独家制作独家制作侵权必30NF【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力的合成和分解及其相关知识学易精7.如图,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该报警器只有当输入电压过低时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其中只蜂鸣器L<(A)甲是“与门”,乙是“非门”(B)甲是“或门”,乙是“非门”(C)甲是“与门”,乙是“或门”(D)甲是“或门”,乙是“与门”【答案】B【解析】若甲是“与”门,乙是“非”门,不管输入电压为低电压还是高电压,经过“与”门后输出为低电压,经过“非”门后输出高电压,蜂鸣器都会发出警报.故A错误,若甲是“或”门,乙是“非”门,当输入电压为低电压,经过“或”门输出为低电压,经过“非”门输出为高电压,蜂鸣器发出警报,当输入为高电压,经过“或”门输出为高电压,经过“非”门输出为低电压,蜂鸣器不发出警报.故B正确,乙不会是“或”门和“与”门,故C、D错误:故选B.独家制价【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逻辑电路的应用及其相关知识8.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第3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