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粒子M。重金属原子核A.M点B.N点C.P点D.Q点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9142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Dkg*m2.C-2N.m2.A.2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p,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mv2SnpnevD.peveSL第1页1共5页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0BAQ+日80+日Csine Dsinasim2sim2sin (0-a.2sin(a-2sin 2sin 2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c"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1vsin日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Bvsin日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B1vsin日Xx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B21v2rsine7.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口,其中0为平面上单位面积2e0所带的电荷量,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9和Q2B。和Q2E 0S EoS2E0S EoSc,Q和Q2DQ和Q22E0S 2E oS二.解答题(共5小题)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第2页1共5页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0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Q)和若干导线.◆RW1.61.514131211102060图1图2(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缸,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2456R(Ω)95.075.055.045.035.025.0I (mA)15.018.724.829.536.048.0IR (V)1.421.401.361.331.261.20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V,内阻r是Ω10.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o=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m/s2,第3页1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