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海南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a是竖直平面P上的一点,P前有一条形磁铁垂直于P,且S极朝向a点,P后一电子在偏转线圈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在水平面内向右弯曲经过a点。在电子经过a点的瞬间。条形磁铁的磁场对该电子的作用力的方向()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答案】A【解析】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方向在α点为垂直P向外,粒子在条形磁铁的磁场中向右运动,所以根据左手定测可得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上,A正确。【学科网考点定位】洛伦兹力【名师点睛】在判断洛伦兹力方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带电粒子的带电性质,如果是正电荷,则四指指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如果是负电荷,则四指指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匀强磁场,一直金属棒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当它以速度ⅴ沿与棒和磁感应强度都垂直的方向运动时,棒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大小ε,将此棒弯成两段长度相等且相互垂直的折弯,置于磁感应强度相垂直的平面内,当它沿两段折线夹角平分线的方向以速度ⅴ运动时,棒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则E等于()XX×XXXX+A.1/2B.c.1D.2n【答案】B【解析】设折弯前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长度为L,折弯后,导体切割磁场的有效长度为L,放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B.巨v=22e,所似,B正第1页|共15页确。【学科网考点定位】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导体切割磁感线模型,涉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的理解能力和简单计算能力。本题关键要准确理解公式E=BLv中L的含义,知道L是有效的切割长度,即速度垂直方向上金属棒的长度。3.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A.4倍B.2倍C.√3倍D.V2倍【答案】D【解析】设f=v,当阻力等于牵引力时,速度最大,输出功率变化前,有P=v==av=a2,变化后有2P=F'v'=v'=2,联立解得v'=√2v,D正确。学科网【学科网考点定位】功率的计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功率的计算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简单推理能力。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当阻力等于牵引力时,速度最大,然后根据公式P=Fv计算。4如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登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mgR B.D.43mgR C.元mgR【答案】C【解析】在Q点质点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所以有N-mg=m。,N=2mg,联立解得v=√gR,下落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R可得mgR-,=}m2,解得形,=mgR,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二mgR,C正确。2【学科网考点定位】向心力,动能定理【名师点睛】在解决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问题时,一定要明确向心力的来源,在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过程中有哪些力做功,做什么功。5.如图所示,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1,在正极板附近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负极板附近有另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9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第2页|共15页运动。己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二1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Mm为()A.3:2B.2:1C.52D.3:1【答案】A【解析】设电场强度力B,两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对M有,a=坠,子1=鸟,对m有a'==立’5=2Mm号-经,眼位排得兴,小正确2 mm 2【学科网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名师点睛】做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把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分解为垂直电场方向上和沿电场方向上两个分运动,两分运动具有等时性。6.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7。己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为()A.R7B.C.2RD.R2【答案】C【解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即x=以,在竖直方向上傲自由落体运动,即h=8r,2h所以x=】?两种情况下,出的速度相同,高度相同,所以名-,积据公式Gm、2=mg可得M特GM7g=R,7015M,解得R:=2R,故C正确。一作侵权【学科网考点定位】平抛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涉及平抛运动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简单计算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以及掌握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这一理论,并能灵活运用。7.如图,两电荷量分别为Q(Q>0)和-Q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轴上原点O的两侧,a点位于x轴上O第3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