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福建)(解析卷)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福建)(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福建)(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物理试题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1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a、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nh。则()A.入ab,ha>ibB.hahb,na nb【答案】B【解析】由图知,三棱镜对)光的折射率较大,又因为光的频率越大,介质对光的折射率就越大,所以。<,故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在根据v=三,所以光的波长小于a光的波长,即。>,所以B正确,ACD错误。学科网【学科网考点定位】光的折射、折射率【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理解,光的频率与折射率的关系,即频率越大,介质对光的折射率就越大,结合公式v=£,判断波长。14.如图,若两颗人造卫星a和b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b到地心O的距离分别为r1、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2。则()A=EB.=EC=()2C.=(4)2V2【答案】A第1页|共11页【解析】由题意知,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酸匀速园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GM加得所以上故A正确,B、C、D错误.【学科网考点定位】天体运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公式,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1v22=m。,由此得到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15.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1、2·在T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u=U,sinot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P,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r,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A(凸)C.4凸y(P,D.4Pn 4rn Um U【答案】C【解析】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巧三方,根据之=可求:U,三又因为是理想变压器,U:n:%12所以T的副线圈的电流功率等于输入功率P,所以输电线上电流I=,P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V,015P'=I22r=4r所以C正确,A、B、D错误。学科网作侵权必【学科网考点定位】变压器、交流电【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公式,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凸=丛以及电功率的计算,还有有效值与最大值U,n2的关系U1=区别开输电电压与导线上损耗的电压的不同16.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第2页|共11页的两质点a、b相距为s,a、b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副波形中质点a最早到达波谷的是()长力nA.A【答案】D【解析】图A知,波长1=25,周期T=三,由图知质点a向上振动,经374第-次到达波谷,用时5=7=二,B图对应波长元=5,周期T=三,由图知质点口向下振动,经T4第-次到达波谷,342用时与-打=二,C图对应波长元=5,周期T=三,由图知质点向上振动,经374第次到达波谷,44v33545用时4=T=,D图对应波长入=;,由图知质点a向下振动,经T4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44v1t4=二T=,所以D正确。学科网45v【学科网考点定位】机械波【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机械波,首先计算波长,求出周期,然后由传播方向结合波形图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得到第一次到达波谷所以的时间。17.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滑到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1,第二次由C滑到A,所用时间为2,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A.<2B.t=C.>2D.无法比较、2的大小【答案】A【解析】在AB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一F=m,速度越大,滑块受支持力越小,摩擦力就越小,R在BC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y-mg=m速度越大,滑块受支持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由题意知R从A运动到C相比从C到4,在B段速度较大,在BC段速度较小,所以从A到C运动过程受摩擦力较第3页|共11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