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事考答案与试题佩折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en)穷源溯(shuò)流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永(jùn)令人发()指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ao)扰一气呵(hē)成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a)囤(tin)积居奇【考点】11:字音:12:字形.【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字形与字音的能力,每一个字的读音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解答】A.“供认不悔”应为“供认不讳”,“溯”应读sù:B.“一拉罐"应为“易拉罐”,“隽”应读juan:C.正确:D.“化装品”应为“化妆品”,“轧"应读yà。故选:C。【点评】字音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辨识,而且是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关于字形题,平时一定要认真书写,防止同音代替.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第1页|共24页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时正常的【考点】18:成语【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解答】A.“防患于未然”指在事故和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这里有语境“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B,“无地自容“指没有地方可以容身,形容十分惭愧。属于句意与成语的语境义不合。C.“信马由细”本指骑着马,不拉缰绳,任由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闲逛或随意行动。D.“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办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的开拓国际市场第2页|共24页,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解答】A.成分残缺,“对赞不绝口”缺少主语,谁对赞不绝口。可改为:老年人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B.搭配不当,“实现了的记录"搭配不当,可改为“打破记录”C,语序不当、偷换主语、表意不明,“美国”属于领属性定语,应放在“连年”前面,“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的主语应该是“中国人”原句中弄成了“境内华人”,“引以为豪”的发起人为美国人,句中却没有提到,造成语义混乱。D.表述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4.(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总集,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B.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伤感色彩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C.《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外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发人深省的D,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第3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