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上海)(秋考)(空白卷)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上海)(秋考)(空白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上海)(秋考)(空白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积分
免费资源
THE END
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6页。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反面填写姓名。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子曰:“其恕乎!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2)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正面描写出天姥山直插云,耸立天外的雄伟气势。2.按要求作答。(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为了应对新能源车的充电难题,不少高速公路服务区正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某服务区,一批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已上岗半年有余。公众号:语文教与学。所谓充电机器人,一,只需扫描服务区内相关二雏码进行操作,工作人员会将充电机器人移动到车辆旁边帮助充电。①充电枪位于身后两侧②它的外形憨态可掬,像一辆小型面包车③其实就是储冲一体化的移动充电宝④车主需要充电时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2)以下邀请函中,有一处画线部分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3分)尊敬的李老师:您好!第1页|共10页第二节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何是错的第三节进化论和伦理学:人性自私吗试读内容①在生物学意义之外,“自私的基因”这个提法最大的问题是,它成了部分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点:既然基因是自私的,人又是基因的载体和奴隶,那么人的本能都是为了实现基因的自我复制,当然是自私的,即便有限的利他精神也无非是为了间接的利己。既然如此,我自私的念头和行为都是合理的,而且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就是损人利己。②这个观,点在生物学和伦理学上都站不住。③先说生物学。前文我们已经用神经细胞之间的合作、相互帮助梳毛的狒狒、小丑鱼和海葵的共生等例子证明,生物体在各个层次上都可以形成合作乃至共生关系。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些关系的原点是自私的(实现自身的生存和繁殖)。但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自私”。“自私”的含义是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忽视他人利益,因而它不必然包含对别人利益的损害。公众号:语文教与学。根据含义,自私能分成三种情况:利己利人、利己不损人和损人利己。“自私的基因”中,自私更多是指前两种情况,而在日常生活中,“自私”指的往往是第三种情况。可见,生物学层面的“自私”概念并不能用来证明损人利己是合理的。④在伦理学层面,这个观点抹煞了实然(人类的本性是怎样的)和应然(人类的行为应该怎样)的区别。人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确实有一部分是为了给我们的本能提供合理化的解释的,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还有大量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恰恰是为了对抗人性中的损人利己的一面而出现的。⑤有一个古老的道德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做一件损人利己的事,事后也绝不会受罚,你会做这件事吗?你认为该不该做呢?我想,大部分人未必抵抗得了诱惑,但也会认为这种行为是错的。前者是利己本能,应该正视,并用法律等手段去管控:而正因为有了后者一一认识到人性存在黑暗面,并主动過制和消解它一一人类才能形成如此庞大的社会组织,发展出其他生物无法企及的文明。⑥可能有人会说,既然道德观念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无关生物本能,也不像法律一样有强制力,我又何必遵从呢?⑦是的,每个人都有违反道德观念的自由,但他也要明白,这样做的代价是被排斥在人类社会生活之外。前文讨论过,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光要有共同的利益基础,还要有在重复博弈基础上开展的约束机制。伦理道德和法律本质上都是维持人类社会生活秩序与合作关系的约束机制。⑧更广泛地说,料技和文艺也都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每个现代人都在享受科技和文艺进步的福祉。这说明进化而来的,符合生物本能的东西并不比人类发明出来的概念和规范更高明,后者对人类发展的贡献第3页|共10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