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考)(空白卷)-2a9e6afb11-pdf-1.webp)
(春考)(空白卷)-2a9e6afb11-pdf-1.webp)
第1页 / 共9页
(春考)(空白卷)-2a9e6afb11-pdf-2.webp)
第2页 / 共9页
(春考)(空白卷)-2a9e6afb11-pdf-3.webp)
第3页 / 共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上海)(春考)(空白卷)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免费资源
THE END
合格的小说,对一篇优秀的小说而言却并不充分。这就对小说情感的流溢提出了额外的要求。⑥小说中的情感并不应该是被作者直接表现出来的东西。小说没有情感,也许会有工艺,但没有艺术。如果直接强烈地显现,尽管有情感而且很强烈,其结果也往往不是艺术。小说的笔触不知不觉地带有了某种固定的顺序和连贯性,这貌似完满的表达,却异化为另一种意义上的“逻辑必然”。⑦小说写作不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溢,还因为人的行为都受到某种意图的引导。不过,如果小说家目的性太强,就会妨碍他的情感,进而干扰他所运用的材料。当读者感到作者在操纵材料以求得一种事先确定的效果时,读者也会心生反感。读者接受某个喜剧或悲剧,是因为这是材料本身所有的,而不是作者把自己的目的强加给读者的。有的作者把自己隐藏在材料的背后,让材料说话,这样的作品往往更容易打动人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小说家的能力越小,他的权力就越大,反过来,他的能力越强,他的权力就越小。⑧但是创作目的又必然存在,那小说家该如何面对这一困境呢?作者创作的情感和读者阅读被激发的情感,都由世界万象引起,并与材料混合在一起。我们厌恶文学中意图的强势入侵,相反,如果实现了材料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我们就能接受小说中意图的传递。怜悯或道义之类的意图,可以找到供它燃烧的材料,熔化一切,集合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3.根据文意,与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2分)这种情形,就像机敏的蚂蚁,伸出探测器,找到适合它的食物。A.情感眼光材料B.作者情感材料C.作品情感材料D.材料作品情形4.第⑤段口处填入的句子语序正确的是()①留出足够的裂缝和空隙②或将其有意遮蔽③这样,外在于情感的、甚至与之矛盾的材料才有可能进入考虑范围④有时候小说家需要让情感钝化第2页|共9页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5.如果要为第⑦段“有的作者把自己隐藏在材料背后,让材料说话”这一说法提供支持,以下最有效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故事离奇,也不避讳对社会的批判B.《水浒传》成功运用白话,形式上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C.《三国演义》对刘备和诸葛亮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D.《红楼梦》冷静客观地塑造人物,人物形象真切生动6.具体说明“他的能力越强,权力越小”。7.文章是如何对小说创作“常常不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溢”展开论述的?(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一11题。踩星星的孩子大冬瓜最终掉落下来,稳稳当当落在背篓里。小女孩嬉嬉的笑着,自觉得做了件最了不起的事。小男孩说:“你爸爸可能还想让冬瓜长大些,你要挨骂。”小女孩说:“才不,爸爸会很高兴,他最喜欢我了,给我讲大笨熊的故事。”小女孩蹲下,两条手臂伸进背篓背带,往小肩膀上一套,艰难的直起腰来,口中说着:“好重的大冬瓜。”试了好几次,没能背得动。小男孩说:“我力气比你大,我替你背。”小女孩说:“不准。”继续努力着站起。当太阳西去的余辉洒在小女孩身上时,背篓被背起来了。小女孩一张小小的脸上累出了细微的汗,却嘿嘿的笑了起来。小女孩开始走,一步,再一步,又一步,每步都走得歪歪斜斜,像她爷爷醉酒时的样子。小女孩念着“一、二、三…”佝偻着背,眼晴盯着小路,两只小手护着背篓背带,不忘对小男孩说:“快点跟上,这是你唯一比我走得快的机会。”小男孩不服气的噘着嘴,不吭声。用平时可走三倍路的时间走了一段路,小男孩说:“天快黑了。”小女孩说:“有月亮。”小男孩说:“月亮不照路。”小女孩说:“就照!”第3页|共9页